健康指导
清明踏青不踩雷!这10个健康风险要留意 →
"爸,您的心脏药记得带两盒"
"妈,这山路滑咱慢慢走"
清明踏青
这些叮嘱声里藏着多少隐忧?
……
接下来,我们用10个关键点
为您提供假期健康保障!
清明出行不踩雷
避高峰·防过敏·多休息·防滑跌
1避开高峰
清明期间,祭扫场所人流和车流量巨大,出行前可以利用交通广播、地图软件等工具,提前了解交通状况,规划最佳路线,尽量避开高峰时段。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长时间的拥堵和排队容易引起情绪波动,加重心脏负担,甚至可能引发疾病发作。因此,在出行时,同行人员需密切关注家人情绪,通过交谈、听舒缓音乐等方式帮助其放松,必要时停车休息,以避免不适感加剧。
2过敏防护
春季花粉、柳絮等过敏原显著增多,加之祭扫活动多在户外进行,过敏体质的人群更容易出现过敏反应。大家可在出门时佩戴口罩、眼镜等防护用品,以减少过敏原接触。出行结束后,及时洗脸、洗手,更换衣物,防止过敏原残留。若出现皮肤瘙痒、打喷嚏、流鼻涕等过敏症状,应避免抓挠皮肤,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过敏药物缓解症状。
3充足休息,缓步慢行
在祭扫踏青时,长时间的行走和站立会使身体虚弱者、老年人和儿童感到疲劳,大家应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行程,定时安排休息,避免过度劳累。行走时,老年人应注意路面状况,必要时使用拐杖等辅助工具,以防止滑倒、摔倒,降低意外发生的风险。
清明吃好不闹肚
青团别贪吃·荤菜靠边站·喝水不断档
1适量食用青团
青团是清明节的传统美食,由糯米粉制成,黏性较大,不易消化。对于患有胃肠道疾病、糖尿病的朋友来说,食用青团一定要适量!可以搭配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同时一定要细嚼慢咽,避免噎食、误吸。
2饮食清淡多样
清明时节气候多变,人体消化功能相对较弱。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粗粮等,如菠菜、芹菜、苹果、玉米等,确保营养均衡。少吃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引发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
3补充水分
春季气候干燥,出行过程中身体水分消耗较大,大家一定要及时补充水分。多喝白开水,也可适量饮用淡茶、果汁等,维持身体水分平衡,促进新陈代谢。
预防+养生=清明不生病!
1呼吸道疾病
清明时节气温不稳定,早晚温差较大,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大家要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做好保暖措施。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如必须前往,需佩戴口罩。
2心脑血管疾病
祭扫时,情绪波动、过度劳累等因素可能导致患者血压升高,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要严格遵医嘱定时服药,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悲伤、激动。出行时随身携带急救药品,如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家人要熟悉急救药品的使用方法,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应对。
3胃肠道疾病
清明时节食物容易变质,食用不洁食物易引发胃肠道疾病。大家要注意饮食卫生,选择新鲜、干净的食材,烹饪过程中做到生熟分开。不吃变质、过期的食物,尽量不吃路边摊。
4中医养生
清明时节“肝旺脾弱”,需注重情志调摄。若祭扫后情绪低落,可按摩太冲穴(位于足第一趾与第二趾之间凹陷处),达到疏肝理气的作用。也可饮用合欢花茶安神解郁。
饮食上遵循“五色入五脏”,适量增加绿色蔬菜和黄色食物(如南瓜、玉米),可平衡肝脾功能,助力身心安宁。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供稿 | 安宁疗护中心 邱丽霞、甄光军、王鸿承
编辑 | 宣传中心
上一篇: 清明祭祀,爱伴安宁
下一篇: 精准放疗!九旬老人面部肿瘤完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