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指导
社会共治 消除肝炎
2025年7月28日是第15个“世界肝炎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社会共治 消除肝炎”。世界肝炎日旨在提高人们对病毒性肝炎的认识、积极行动,及早发现和治疗肝炎患者,遏制肝炎病毒感染,尽早实现“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危害”的目标。
何为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具有传染性,是一种可导致严重肝病和癌症的肝脏炎症。主要症状为乏力、食欲不振、黄疸、皮肤瘙痒、肝区疼痛等。病毒性肝炎分为甲肝乙肝丙肝丁肝和戊肝等,其中甲肝和戊肝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如有不洁饮食史或病人密切接触史,一般为急性黄疸型肝炎,很少发展为慢性肝炎。而乙型和丙型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肝脏疾病容易慢性化,患者肝脏出现炎症以及不同程度的坏死及肝硬化腹水和肝癌。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和性传播及母婴传播,例如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侵袭性操作和针刺、共用牙刷、剃须刀、修足、文身和穿耳环孔等经血传播方式可能造成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与丙肝感染者性接触和有多个性伴侣者,感染丙肝的危险性较高。孕妇为乙肝和丙肝病毒高载量可增加母婴传播的危险性。
如何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
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乙肝疫苗,我国新生儿免费接种乙肝疫苗祈祷有效保护作用,成年高危人群如经常接触血液及血液制品人员、男性同性性行为者、有多个性伴者或注射器吸毒者等也应该接种乙肝疫苗,血液接触人员做好职业防护可有效减少病毒传播,安全套的应用可降低性传播风险;对静脉药瘾者进行心理咨询和安全教育,劝其戒毒;乙肝母婴阻断措施可有效预防乙肝母婴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