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医院新闻 >>新闻动态

医院新闻

新闻动态

“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规范”系列标准正式发布!

发布时间:2025-09-22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微信图片_2025-09-23_101713_360.jpg

2025年9月20日,湖北十堰市迎来了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老年健康标准分会学术年会的隆重召开。在这场汇聚了全国500余位老年医学、公共卫生及标准化研究领域专家的学术盛会上,一项备受瞩目的成果正式亮相——由北京老年医院依托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编制的六项“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规范” 系列标准顺利发布。这标志着我国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推进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为破解老年健康服务资源碎片化难题、构建全链条服务闭环提供了重要的标准化支撑。

此次发布的系列标准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植根于扎实的政策背景和实践探索。近年来,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深入实施,医养结合已成为养老服务发展的重要方向。北京市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完善标准规范,建立健全居家医疗服务规范、技术指南和工作流程。在此背景下,北京老年医院承担的 “数智化整合型全链式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创新示范工程” 国家项目,经过不懈探索,形成了这套涵盖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康复护理机构、养老机构、居家的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规范,以及专门针对老年认知障碍患者的多学科团队服务规范。

系列标准构建了一个覆盖 “机构 - 社区 - 居家” 的三级服务网络,实现了老年健康服务的全场景、全周期覆盖。在医疗机构服务规范中,明确了老年医学科建设标准、住院患者连续性照护流程以及智能设备应用规范,确保老年人在医疗机构能够获得专业、连续的医疗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则聚焦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社区医养结合服务网络建设以及中医药服务融合等内容,让老年人在社区就能享受到便捷的健康管理服务。康复护理机构和养老机构的服务规范,分别对护理型床位配置、长期照护服务流程、安宁疗护服务指南等进行了详细规定,致力于提升机构养老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居家服务规范更是关注老年人的居家健康需求,通过完善的服务流程和标准,让老年人足不出户就能获得优质的医养服务。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针对老年认知障碍这一突出的社会问题,系列标准中专门制定了《老年认知障碍患者多学科团队服务规范》。该规范整合了医学、护理、康复、心理等多学科资源,建立了从评估、诊断、干预到长期照护的全流程服务体系,为改善认知障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提供了专业指导。

wechat_2025-09-23_114753_496.jpg

发布会上,北京老年医院的宋岳涛博士、杨颖娜主任、唐智莉博士、朱琳博士、吕继辉主任以及中关村医院的潘明康副院长分别就系列标准的核心内容进行了深入解读。他们详细阐述了标准制定的背景、依据和主要内容,强调了数智化在老年健康服务中的应用,如通过远程协同平台实现健康数据共享,提升服务效率与精准度。专家们表示,系列标准的制定充分考虑了不同健康状态老年人的差异化需求,通过分级分类管理,为老年人提供更加精准、个性化的服务。同时,他们也指出,标准的实施将有助于加强服务质量控制,建立动态监管机制,通过信息化平台实现服务过程可追溯,确保标准落地见效。

这套系列标准的形成有着坚实的实践基础。作为项目试点区域,海淀区以温泉镇为核心成立了医养联合体,通过构建远程医养结合协同平台,优化了资源配置,提升了服务效率和质量。试点经验表明,标准化的服务流程和规范显著提高了老年健康服务的可及性和有效性,为系列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宝贵的实践依据。

此次系列标准的发布,填补了我国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领域的多项标准空白,对于推动医养结合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为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养老机构等服务提供者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也为政府部门加强监管、评估服务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更为重要的是,标准的实施将直接惠及广大老年人,让他们能够享受到更加优质、便捷、专业的老年健康服务,切实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医养结合已成为养老服务发展的重要方向,系列标准的发布是推进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未来,协会将积极推动标准的宣传贯彻和推广应用,鼓励各地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落实标准要求,不断提升老年健康服务水平。

随着 “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规范” 系列标准的正式发布和推广应用,我国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将更加完善,医养结合服务质量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建设健康中国提供有力支撑。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标准的引领下,我国的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事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供稿 | 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研究室  宋岳涛

编辑 | 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