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
秋日进度99%…霜降加载中,你的身体需要这些“补丁”→
作者简介
李金辉 副主任医师
北京老年医院中医科
擅长中西医结合诊疗冠心病、高血压、中风病等心脑血管病以及肝胆脾胃病等中老年病症。
霜降为秋季最后一个节气,“气肃而凝,露结为霜”,标志着秋寒加剧,冬气始临。此时晨霜初现,北风微寒,气候特点为“寒燥相搏,肃杀之气达极”。人体阳气深藏于内,肺卫失于温煦,易见咽干鼻痛、干咳声哑、皮肤皲裂;寒邪直中筋骨则关节冷痛、屈伸不利;脾胃虚寒者易发脘腹冷痛、五更泄泻。
养生要注意
“霜降宜进补,重在补筋骨”
养生需注意温肺润燥、暖肾散寒、强筋健骨,为冬藏筑牢命门之火。
霜降饮食原则宜清淡滋补兼润肺,滋润温和调脾胃。饮食忌生冷海鲜、凉性瓜果,以防寒凝血脉;忌香燥炒货,以免耗伤肺津。宜食山药、百合、莲子、银耳等以滋补脾肺。
日常注意护住大椎(颈后)、命门(后腰)、涌泉(足心),睡前艾灸关元穴(脐下三寸)早卧晚起避晨霜。
传统养生这样吃
一菜·一粥·一茶
牛肉炖萝卜
黄牛肉、白萝卜适量。生姜、小葱、花椒、食盐、胡椒粉各适量。牛肉切丁焯水,萝卜切块。牛肉、葱姜用小火炖煮,待牛肉熟烂后放入萝卜块,及调味料,煮至萝卜去生,根据个人口味,也可把萝卜煮制熟透即可食用。
牛肉性平味甘,功效补益气血,健脾和胃,强精壮骨,为补益佳品。萝卜性凉,味辛、甘,入肺、脾、胃经,功效消积滞,清热化痰,下气宽中。牛肉炖萝卜,为秋季淡补,补益脾肺之佳品。
莲子芡实山药红枣小米粥
莲子、芡实、山药提前用温水浸泡1小时,红枣洗净备用,小米淘洗干净。
锅中加入足量清水,放入浸泡好的芡实、莲子、山药,大火烧开后,转中小火煮约20-30分钟,加入淘洗干净的红枣、小米,再次烧开后,转小火慢熬约40-50分钟,温热食用效果最佳。
小米健脾养胃、滋阴养血,山药健脾益气、滋养胃阴,芡实健脾止泻、益肾固精,莲子补脾止泻、益肾养心、安神助眠,红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此五物做粥,健脾益胃,兼顾心肺肾,温润结合,温而不燥、润而不滞,尤宜于霜降时节清淡滋补,温润肺胃。
桑叶枇杷叶蜂蜜茶
桑叶3克、枇杷叶3克、蜂蜜适量。开水冲泡,代茶饮用。每日3-5杯。
桑叶性寒味甘苦,入肺肝经,可清肺润燥;枇杷叶性微寒味苦,入肺胃经,可清肺止咳、降逆止呕、清热化痰、降气。蜂蜜性平味甘,入脾肺大肠经,可补中润燥、补益脾肺、润肺止咳、润肠通便。三者合用,清肺润燥、降气润肠,尤宜于深秋燥邪伤肺,肠燥津亏,干咳、便秘者饮用。
霜降养生贵在“温通敛藏”,借金秋肃降之势,以血肉有情之品温养筋骨,以甘润平和之物化解燥寒相搏。饮食当“温而不燥、润而不寒”,顺秋收之末蓄精纳气,方能根基深固以御严冬凛冽。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辑 | 宣传中心
1990年-2001年,中医科成立并逐步发展,主要为医院周围地区综合科患者及全国肺结核患者提供中医、针灸、推拿服务。2001年-2015年,中医科门诊发展壮大。期间曾短时间与内分泌科、呼吸康复科联合开设病房。2016年至今,中医科病房成立,形成了结构功能完善的大中医科。
中医科目前共有医师12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5人,主治医师4人,住院医师1人,技师1人。现有护士13人,其中主管护师4人,护师6人,护士3人。科室共有床位28张。
中医科全面继承和发扬我国中医名家学术精粹,充分发挥祖国传统医学优势,不仅积极应用现代医学诊断治疗手段,更重精研岐黄之术,中西融汇、个体诊疗,善于运用中医思维辨证论治,施以中药内服、外治,巧用针灸、推拿、拔罐、刮痧、耳穴等中医非药物治疗手段,形成了系统的中西医老年医学治疗的优选方案。科室注重整体观念,根据病人的病情、心理、体质和社会环境诸方面的情况,制定全面、系统、长期的诊疗计划,同时结合心理、饮食、运动等多种治疗方法。
特色服务:
针灸治疗、穴位贴敷、冬病夏治三伏贴、中药局部熏洗、中药膏摩、中药塌渍、艾灸疗法、刮痧疗法、走罐疗法、耳穴压丸、放血疗法。
擅长病种: